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Digital Creation of the Future

Service Hotline
Address
Floor 9, Building A, Fulin Building, No. 87 Fuzhou South Road, Shinan District, Qingdao
Follow Us


Dynamic Text
中国天然橡胶需求强劲 对外依存度高
2017-06-22
国内天然橡胶主产区今年的割胶期已基本结束,从海南农垦等有关企业进行调研发现,我国国内天胶增产能力有限,天胶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橡胶工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天胶企业“走出去”战略作为缓解我国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近年得到一定发展,但仍面临资金等因素制约。
我国天胶需求强劲对外依存度高
近年来,我国天胶需求依然强劲。据统计,2012年我国天胶消费量410多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36.8%,但国内总产量仅80多万吨,对外依存度约80%。2012年我国累计进口天胶218万吨,较2011年高3.6%。2013年10月我国天胶(包括胶乳)进口量为19万吨,较9月的18万吨增5.6%,较去年同期增11.8%;1-10月天胶进口量186万吨,同比增6.1%。
我国天胶材料需求强劲,长期以来依赖进口,近年该趋势日趋明显,已成为制约我国橡胶工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而三叶胶(普通天胶)属热带植物,主要产地在东南亚,在我国适生区域较窄,产量增产潜力有限。因此,天胶企业“走出去”战略作为缓解我国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在近年得到一定发展。
近年来,广东农垦、云南农垦、海南农垦及山东华岳投资有限公司、中化上海控股集团、海南橡胶金橡联有限公司、云南西双版纳顺达有限公司等根据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分别在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喀麦隆以及中缅、中老边境等地,以建立橡胶园、加工厂或是收购胶园、购买土地植胶的方式,开展境外植胶,为境外植胶积累了经验。
据中国天胶协会提供的数据,按正常年景计算,预计到2015年,我国产胶量将超过90万吨,加上境外自控产量,年产可达160万吨;2020年合作资源190万吨,届时我国天胶控制量可达390万吨,对外依存度由目前的80%多降为40%,基本实现国内对天胶的安全供给。
天胶企业“走出去”面临资金等制约
面对国内天然橡胶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外依存度的持续高企,使“走出去”成为橡胶企业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在实施“走出去”过程中,橡胶企业面临着资金、政策等方面的诸多制约。
中国天胶协会荣誉会长朱秀岩表示,我国天胶企业海外发展一是缺乏政策性投入,二是所产产品返销国内无法享受国民待遇。“橡胶树的非生产期一般长达6-8年(我国为7-9年),按目前价格水平,静态投资回收期要在13年左右,但投产后,走出企业’自产天胶回运返销国内时,仍按一般国外进口商品对待,需按现行20%的关税率征收,使我国国内企业在境外生产的天胶要承受所在国出口税和我国进口税,不仅失去价格竞争优势,还加大我国境外企业负担。加上政策性投入不到位,导致我国境外植胶企业资金运转压力较大,生产投入减少,境外植胶积极性受挫。”朱秀岩说。
“国家历年来虽对国内橡胶产业发展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但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政策指导和支持措施需有更强的针对性。”刘大卫说。同时,跨国投资涉及投资目标国经济、社会环境、政策差异、经贸关系等多种因素,对拟投资项目需进行充分论证,因此较国内投资存在更大风险。
需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为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国家应从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突破发展瓶颈。给予“走出去”投资项目优惠贷款等政策扶持,减轻企业发展负担,增加其海外植胶经营的积极性。”朱秀岩说。
在“走出去”过程中,企业跟各个领域都将具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如在促进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方面,深加工和产学研环节等方面,大宗商品交易合作方面,并购投资项目中的股权合作等。“特别是在金融方面的合作,我们可以集中各方力量,共同设立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基金,提升中国天然橡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林进挺说。
我国天胶需求强劲对外依存度高
近年来,我国天胶需求依然强劲。据统计,2012年我国天胶消费量410多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36.8%,但国内总产量仅80多万吨,对外依存度约80%。2012年我国累计进口天胶218万吨,较2011年高3.6%。2013年10月我国天胶(包括胶乳)进口量为19万吨,较9月的18万吨增5.6%,较去年同期增11.8%;1-10月天胶进口量186万吨,同比增6.1%。
我国天胶材料需求强劲,长期以来依赖进口,近年该趋势日趋明显,已成为制约我国橡胶工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而三叶胶(普通天胶)属热带植物,主要产地在东南亚,在我国适生区域较窄,产量增产潜力有限。因此,天胶企业“走出去”战略作为缓解我国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在近年得到一定发展。
近年来,广东农垦、云南农垦、海南农垦及山东华岳投资有限公司、中化上海控股集团、海南橡胶金橡联有限公司、云南西双版纳顺达有限公司等根据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分别在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喀麦隆以及中缅、中老边境等地,以建立橡胶园、加工厂或是收购胶园、购买土地植胶的方式,开展境外植胶,为境外植胶积累了经验。
据中国天胶协会提供的数据,按正常年景计算,预计到2015年,我国产胶量将超过90万吨,加上境外自控产量,年产可达160万吨;2020年合作资源190万吨,届时我国天胶控制量可达390万吨,对外依存度由目前的80%多降为40%,基本实现国内对天胶的安全供给。
天胶企业“走出去”面临资金等制约
面对国内天然橡胶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外依存度的持续高企,使“走出去”成为橡胶企业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在实施“走出去”过程中,橡胶企业面临着资金、政策等方面的诸多制约。
中国天胶协会荣誉会长朱秀岩表示,我国天胶企业海外发展一是缺乏政策性投入,二是所产产品返销国内无法享受国民待遇。“橡胶树的非生产期一般长达6-8年(我国为7-9年),按目前价格水平,静态投资回收期要在13年左右,但投产后,走出企业’自产天胶回运返销国内时,仍按一般国外进口商品对待,需按现行20%的关税率征收,使我国国内企业在境外生产的天胶要承受所在国出口税和我国进口税,不仅失去价格竞争优势,还加大我国境外企业负担。加上政策性投入不到位,导致我国境外植胶企业资金运转压力较大,生产投入减少,境外植胶积极性受挫。”朱秀岩说。
“国家历年来虽对国内橡胶产业发展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但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政策指导和支持措施需有更强的针对性。”刘大卫说。同时,跨国投资涉及投资目标国经济、社会环境、政策差异、经贸关系等多种因素,对拟投资项目需进行充分论证,因此较国内投资存在更大风险。
需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为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国家应从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突破发展瓶颈。给予“走出去”投资项目优惠贷款等政策扶持,减轻企业发展负担,增加其海外植胶经营的积极性。”朱秀岩说。
在“走出去”过程中,企业跟各个领域都将具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如在促进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方面,深加工和产学研环节等方面,大宗商品交易合作方面,并购投资项目中的股权合作等。“特别是在金融方面的合作,我们可以集中各方力量,共同设立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基金,提升中国天然橡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林进挺说。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