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gital Creation of the Future




当前,我国的橡胶制品因价廉物美而深受各国青睐。这些橡胶制品生产离不开我国特有的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并列的低成本第三橡胶资源——再生橡胶。再生橡胶生产目前仍是我国废橡胶利用的主要途径,占全国废橡胶利用总量的90%。
我国再生橡胶工业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初,真正形成一个产业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2年,全国再生橡胶产量达1500吨左右。其中上海上联橡胶厂的产量达844吨,成为我国第一个正规的油法再生橡胶生产企业。同时,国家在上海、沈阳两地投资新建国营再生橡胶厂。1956年,我国再生橡胶年产量增加了5000吨。此后,国家又在蚌埠、天津、北京等地投资新建和扩建了部分再生橡胶厂,1960年我国再生橡胶产量达23716吨,比1952年增加了15倍。
上世纪60年代国家开始进行再生橡胶生产的布局合理化,相继在重庆、济南、广州、湖南等地新建再生橡胶厂,使我国再生橡胶生产分布趋于合理,减少了废胶原料及再生橡胶产品的往返运输。1974年国内完成了年产3000吨水油法再生橡胶生产工厂的设计方案,并大规模建厂。
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再生橡胶工业处于稳定发展阶段,除了23个重点厂相继扩大生产能力外,各地又新建了很多小厂,1985年再生橡胶产量逾15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再生橡胶生产国。
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再生橡胶产业的国有、集体经济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基本已经退出,该产业几乎全部转向民营、私营、股份制。2014年,我国再生橡胶产量达到410万吨,占世界再生橡胶产量的72.9%。
随着社会对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基础上“变废为宝”,将废橡胶生产再生橡胶成为行业重要任务之一。2013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提出了再生橡胶绿色发展的三大目标,即必须淘汰“小三件”,使用没有安全隐患的破碎、粉碎设备;淘汰煤焦油,生产环保型再生橡胶;改变脱硫方式,以机代罐,即使用常压连续环保脱硫设备。
目前,我国已可以生产轮胎再生橡胶、胶鞋再生橡胶、杂品再生橡胶、浅色再生橡胶、彩色再生橡胶、无味再生橡胶、乳胶再生橡胶、丁基再生橡胶、丁腈再生橡胶和三元乙丙再生橡胶等,用于替代不同类型的橡胶。
未来10年,再生橡胶产业规划的是:2020年再生橡胶产量达到725万吨,胶粉产量达到80万吨,处理废橡胶量达到966万吨,占废橡胶利用总量71.55%;2025年再生橡胶产量达到1065万吨,胶粉产量达到100万吨,处理废橡胶量达到1398万吨,占废橡胶利用总量72.06%。
转自【Feijiu网(原中国废旧物资网)
关键字:橡胶 再生胶 第三资源 废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