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Digital Creation of the Future

Service Hotline
Address
Floor 9, Building A, Fulin Building, No. 87 Fuzhou South Road, Shinan District, Qingdao
Follow Us


Dynamic Text
橡胶供应增速快于需求增速 期价弱势或延续
2017-11-20
十一月之初,沪胶主力1801合约期价逐步上涨,摆脱十月份的震荡区间站上14000元/吨关口。然而,好景不长,中旬受周边市场利空情绪打压,期价快速下挫,回到十月震荡区间下沿。展望后市,天然橡胶供应增速快于需求增速的局面难有改观,期价弱势或延续。
天然橡胶供应增速超过消费增速
目前,天然橡胶市场主要矛盾集中在上游供给方面。虽然国内的主要产区陆续进入停割季,但东南亚产区进入高产季节,天气因素将对未来行情变化产生很大影响。根据IRCo的预测,2017年11月份至2018年1月,拉尼娜气候将会导致东南亚地区的大雨,从而减少橡胶的产量。未来的三个月内,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天气是关注的要点。而近期胶价的连续下跌也导致了原料的跟跌,原材料价格下跌也反过来应证了目前需求不济的现状。
ANRPC数据显示,1月至10月,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同比增长5%至1042.9万吨,消费量同比增长1.1%至1073万吨。全年来看,预计今年全球天胶产量较去年增加60.5万吨,全球主要天胶生产国产量均有增加,印尼增速最低,仅0.7%;泰国、越南分别增长1.9%和11.3%,中国增长7.6%。消费方面,2017年全球天胶消费量同比增长1.1%;其中中国下降0.9%,泰国增长7.7%。供应增速远超过消费增速,供需压力将制约沪胶期价反弹。
国内进口呈中高速增长
ANRPC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成员国天胶出口量同比增8.3%至799.9万吨;其中泰国出口增长1.4%,印尼增长11.2%,越南增长11%,马来西亚增长15.6%。今年主产国天胶出口量较去年或增加49.2万吨。三季度,越南天然橡胶出口总量明显增多,与去年同期对比,7-9月份,越南天然橡胶月出口量同比分别增加21.3%、15.0%、0.1%。中国是越南天然橡胶最大的出口国,出口中国占比约60%以上。今年1-9月,越南共出口天胶95.6万吨,同比增长10.6%;出口中国60.9万吨,同比增长22.2%。
国内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共进口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565万吨,同比增长24.9%。今年三季度,我国从越南进口的天然标准胶及混合橡胶共29.42万吨,同比增加35.89%。由于进口商为减少进口成本,越南胶多是通过混合胶形式进口,国内市场流通较多为越南3L混合和越南10#混合胶。越南天然橡胶进口货源充裕,而国内需求平缓,造成市场货源供过于求。
10月份来看,中国进口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包括胶乳)共计5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0.5%,环比降低19.7%。受到假期和下游需求放缓影响,10月份进口需求环比下降,但相比去年10月份仍保持中高速增长,市场对于橡胶进口需求保持旺盛。今年各月份橡胶进口量均高于去年,排除2月份的超高增速,全年各月增速在10%-30%之间,混合胶进口的高增长是形成库存的主要力量。从橡胶进口的季节性规律来讲,11月和12月都将是全年进口量的高峰期,供应增速大于需求增速的局面下,库存仍将继续累积,从而对于价格反弹形成拖累。
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增长,混合胶为主要力量
橡胶进口量大幅增长的背后,青岛保税区的橡胶库存也发生了变化,目前橡胶库存再度进入上涨阶段。截至10月底,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增长至19.9万吨,其中天然橡胶的库存依然在下降,增长的主要是合成橡胶,混合胶进口增长推动保税区合成胶库存环比10月中旬涨幅达7.97%,混合胶进口的高增长是形成库存的主要力量。即便天然橡胶库存在下降,但依然有11.64万吨,而去年同期水平为4.76万吨,同比去年增长144%,天胶的库存压力依然很大。按照现在的价格和供需关系来看,这种去库存状态依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辅料价格上涨抑制轮胎厂开工率回升
从轮胎市场来看,目前内销替换市场表现一般,一些中小工厂迫于前期未消化的成本压力转向利润略好的出口市场,排产优先供应出口,导致内销市场供应略显紧张。厂家整体库存控制情况尚可,均不存在较大压力。据Qinrex数据,10日当周山东地区轮胎企业全钢胎开工率68.06%,同比降低2.21%,较前一周上升0.46个百分点;半钢胎开工率69.71%,同比降低5.34%,较前一周降0.59个百分点。由于轮胎企业有很多跟化工原料有关的辅料,虽然这些辅料在轮胎制造上的占比较小,但国家环保力度加强,使得其价格基本上都出现了翻倍的上涨,这又对轮胎厂整体的开工率产生了抑制作用。如果轮胎开工率上不去,也就会对天然橡胶的需求起到抑制的作用。
终端重卡销量环比出现下降
从终端市场看,今年10月份,国内重卡市场共计销售各类车型9.2万辆,环比9月下滑9%,比去年同期的6.96万辆增长32%。10月份的重卡销量继续打破历史记录,创下重卡市场10月份销量的历史新高。但32%的同比增速,是今年以来的月增速最低值,说明重卡市场四季度不容乐观,尤其是2017年最后两个月,有较大概率出现同比下降。
由于10月份重卡月度销量增速放缓,今年1-10月,我国重卡市场实现累计销售96.66万辆,同比虽大幅增长71%,但较1-9月的同比增速出现缩窄。虽然“金九银十”总体保持旺盛势头,并且再创新高,刷新历史记录,但第一商用车网分析认为,10月份重卡市场销量环比下降近10%,行业订单需求环比下降20%左右,反映出这个自去年10月就一直井喷的市场开始出现疲态,11月和12月有较大可能出现同比下滑势头。其中原因,包括煤炭公路运输在港口受限、环保限产和停产等政策影响因素。政策层面一系列严格的环保限产甚至停工要求,将大大影响了华北乃至中原地区重卡市场新车的销售需求。
整体来看,虽然国内的主要产区陆续进入停割季,但东南亚产区进入高产季节,后期供应仍将充沛。今年来国内天然橡胶进口出现中高速增长,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流通贸易环节,而下游的实际需求增速低于天胶进口量的增速,供需的增速差在年内表现较为明显。目前现货端成品需求及订单状况均表现较为清淡。在缺乏利多提振因素下,需求偏弱表现仍将令市场承压,预计后市期价将弱势运行,投资者可关注1801合约期价在13700附近反弹抛空机会,注意风险控制。
天然橡胶供应增速超过消费增速
目前,天然橡胶市场主要矛盾集中在上游供给方面。虽然国内的主要产区陆续进入停割季,但东南亚产区进入高产季节,天气因素将对未来行情变化产生很大影响。根据IRCo的预测,2017年11月份至2018年1月,拉尼娜气候将会导致东南亚地区的大雨,从而减少橡胶的产量。未来的三个月内,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天气是关注的要点。而近期胶价的连续下跌也导致了原料的跟跌,原材料价格下跌也反过来应证了目前需求不济的现状。
ANRPC数据显示,1月至10月,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同比增长5%至1042.9万吨,消费量同比增长1.1%至1073万吨。全年来看,预计今年全球天胶产量较去年增加60.5万吨,全球主要天胶生产国产量均有增加,印尼增速最低,仅0.7%;泰国、越南分别增长1.9%和11.3%,中国增长7.6%。消费方面,2017年全球天胶消费量同比增长1.1%;其中中国下降0.9%,泰国增长7.7%。供应增速远超过消费增速,供需压力将制约沪胶期价反弹。
国内进口呈中高速增长
ANRPC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成员国天胶出口量同比增8.3%至799.9万吨;其中泰国出口增长1.4%,印尼增长11.2%,越南增长11%,马来西亚增长15.6%。今年主产国天胶出口量较去年或增加49.2万吨。三季度,越南天然橡胶出口总量明显增多,与去年同期对比,7-9月份,越南天然橡胶月出口量同比分别增加21.3%、15.0%、0.1%。中国是越南天然橡胶最大的出口国,出口中国占比约60%以上。今年1-9月,越南共出口天胶95.6万吨,同比增长10.6%;出口中国60.9万吨,同比增长22.2%。
国内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共进口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565万吨,同比增长24.9%。今年三季度,我国从越南进口的天然标准胶及混合橡胶共29.42万吨,同比增加35.89%。由于进口商为减少进口成本,越南胶多是通过混合胶形式进口,国内市场流通较多为越南3L混合和越南10#混合胶。越南天然橡胶进口货源充裕,而国内需求平缓,造成市场货源供过于求。
10月份来看,中国进口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包括胶乳)共计5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0.5%,环比降低19.7%。受到假期和下游需求放缓影响,10月份进口需求环比下降,但相比去年10月份仍保持中高速增长,市场对于橡胶进口需求保持旺盛。今年各月份橡胶进口量均高于去年,排除2月份的超高增速,全年各月增速在10%-30%之间,混合胶进口的高增长是形成库存的主要力量。从橡胶进口的季节性规律来讲,11月和12月都将是全年进口量的高峰期,供应增速大于需求增速的局面下,库存仍将继续累积,从而对于价格反弹形成拖累。
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增长,混合胶为主要力量
橡胶进口量大幅增长的背后,青岛保税区的橡胶库存也发生了变化,目前橡胶库存再度进入上涨阶段。截至10月底,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增长至19.9万吨,其中天然橡胶的库存依然在下降,增长的主要是合成橡胶,混合胶进口增长推动保税区合成胶库存环比10月中旬涨幅达7.97%,混合胶进口的高增长是形成库存的主要力量。即便天然橡胶库存在下降,但依然有11.64万吨,而去年同期水平为4.76万吨,同比去年增长144%,天胶的库存压力依然很大。按照现在的价格和供需关系来看,这种去库存状态依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辅料价格上涨抑制轮胎厂开工率回升
从轮胎市场来看,目前内销替换市场表现一般,一些中小工厂迫于前期未消化的成本压力转向利润略好的出口市场,排产优先供应出口,导致内销市场供应略显紧张。厂家整体库存控制情况尚可,均不存在较大压力。据Qinrex数据,10日当周山东地区轮胎企业全钢胎开工率68.06%,同比降低2.21%,较前一周上升0.46个百分点;半钢胎开工率69.71%,同比降低5.34%,较前一周降0.59个百分点。由于轮胎企业有很多跟化工原料有关的辅料,虽然这些辅料在轮胎制造上的占比较小,但国家环保力度加强,使得其价格基本上都出现了翻倍的上涨,这又对轮胎厂整体的开工率产生了抑制作用。如果轮胎开工率上不去,也就会对天然橡胶的需求起到抑制的作用。
终端重卡销量环比出现下降
从终端市场看,今年10月份,国内重卡市场共计销售各类车型9.2万辆,环比9月下滑9%,比去年同期的6.96万辆增长32%。10月份的重卡销量继续打破历史记录,创下重卡市场10月份销量的历史新高。但32%的同比增速,是今年以来的月增速最低值,说明重卡市场四季度不容乐观,尤其是2017年最后两个月,有较大概率出现同比下降。
由于10月份重卡月度销量增速放缓,今年1-10月,我国重卡市场实现累计销售96.66万辆,同比虽大幅增长71%,但较1-9月的同比增速出现缩窄。虽然“金九银十”总体保持旺盛势头,并且再创新高,刷新历史记录,但第一商用车网分析认为,10月份重卡市场销量环比下降近10%,行业订单需求环比下降20%左右,反映出这个自去年10月就一直井喷的市场开始出现疲态,11月和12月有较大可能出现同比下滑势头。其中原因,包括煤炭公路运输在港口受限、环保限产和停产等政策影响因素。政策层面一系列严格的环保限产甚至停工要求,将大大影响了华北乃至中原地区重卡市场新车的销售需求。
整体来看,虽然国内的主要产区陆续进入停割季,但东南亚产区进入高产季节,后期供应仍将充沛。今年来国内天然橡胶进口出现中高速增长,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流通贸易环节,而下游的实际需求增速低于天胶进口量的增速,供需的增速差在年内表现较为明显。目前现货端成品需求及订单状况均表现较为清淡。在缺乏利多提振因素下,需求偏弱表现仍将令市场承压,预计后市期价将弱势运行,投资者可关注1801合约期价在13700附近反弹抛空机会,注意风险控制。
Back